腹腔肠系膜淋巴结是什么病| 飞机票号是什么意思| 什么鱼不会游泳| 虾米吃什么| 什么罗之恋| 打火机里的液体是什么| 视野是什么意思| 乙醇和酒精有什么区别| 引产挂什么科| 车前草的作用是什么| 平添的近义词是什么| 羊水穿刺是检查什么| 鼻干眼干口干属于什么症状| 一什么眉毛填量词| 1958年是什么年| 八七年属兔的是什么命| 入肉是什么意思| 单脐动脉是什么意思| 淳朴是什么意思| 雾化后为什么要漱口| 泰安有什么好吃的| 低压低什么原因| 籍贯填写什么|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查什么的| 兆上面是什么单位| 高氨血症是什么病| 坐月子能吃什么菜| 针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财运亨通是什么意思| 夸张是什么意思| 青核桃皮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牛肉烧什么好吃| 为什么嗓子总有痰| IA是什么| 灰指甲什么症状| dave是什么意思| 夜来香是什么花| 什么是普惠性幼儿园| 影响是什么意思| 农历5月17日是什么星座| b端和c端是什么意思| 胆红素高是什么意思| rover是什么意思| 凶猛的动物是什么生肖| 偶尔胸闷是什么原因| 狂蜂浪蝶是什么意思| 来月经不能吃什么水果| 哆啦a梦的寓意是什么| 尿检4个加号什么意思| 大腿根部内侧瘙痒用什么药膏| 拉肚子引起的发烧吃什么药| 因为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白细胞计数偏高是什么原因| 三杯鸡为什么叫三杯鸡| 鸟字旁与什么有关| 影像科是做什么的| 耐信是什么药| 上行下效是什么意思| fat是什么意思| 潮热盗汗是什么意思| 抗核抗体弱阳性说明什么| acca是什么专业| 桃代表什么生肖| 吃饭流汗是什么原因| 雪糕是什么做的| 什么味道| 阴虚内热吃什么中成药| 思前想后是什么意思| 晚上脚抽筋是什么原因| 元宵节干什么| 吃猪腰子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什么是上升星座| 三叉戟是什么意思| 什么邮箱最好用最安全| 龟代表什么生肖| 尿中红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尿白细胞弱阳性是什么意思| 细菌感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38岁属什么| 益生菌什么牌子最好| 二月四号是什么星座| 1月3号是什么星座| 孕妇什么时候有奶水| 舌苔厚白是什么原因| 以梦为马是什么意思| 艾斯挫仑是什么药| 什么是沉没成本| 吃芒果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田五行属什么| 2018年生肖属什么| 伊人什么意思| 地藏王菩萨为什么不能拜| 篦子是什么东西| 什么叫三焦| 孩子发烧按摩什么部位退烧| 滥竽充数的充是什么意思| 吃什么食物补肾| 怀才不遇是什么意思| 眼睛有眼屎是什么原因| mhc是什么意思| 什么食物含磷高| 知了幼虫叫什么| 圣经是什么意思| 什么什么大什么| 粉红粉红的什么| 什么颜色加什么颜色是黑色| 头七需要做什么| 脾是起什么作用的| 肝红素高是什么原因| 粉色玫瑰花代表什么意思| saba是什么药| 吃了榴莲不可以吃什么| 私联是什么意思| 动爻是什么意思| 津津有味什么意思| 胎儿永久性右脐静脉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寻麻疹| 膝盖痛挂什么科| 小狗发抖是什么原因| 考试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葡萄糖偏高是什么意思| outdoor是什么意思| 血糖低什么症状| rh(d)血型阳性是什么意思| 女人肚子大是什么原因| 公费是什么意思| 梧桐叶像什么| 3价铁离子是什么颜色| 气血两亏是什么意思| 便秘吃什么药| 药流吃什么药| 16年属什么| 虎配什么生肖最好| 哦耶是什么意思| 肝内高回声是什么意思| 孕妇吃维生素c有什么好处|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什么意思| 濒死感是什么感觉| 孕囊是什么意思| 吃什么可以快速排便| 女孩叫锦什么好听| 日本什么值得买| 吃什么食物可以补充雌激素| apn是什么意思| 虫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bridge什么意思| 无花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总是低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茯苓是什么东西| 梦见自己死了预示什么| 6月18日什么星座| 喝葡萄糖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程五行属什么| 脾虚吃什么中药| 李子树苗什么品种好| 什么鸡适合炖汤| 荷兰机场叫什么| 腹泻吃什么好| 啄木鸟为什么不会脑震荡| 八字带什么的长寿| 狐臭手术挂什么科| 热狗为什么叫热狗| 腮腺炎吃什么药好| 什么狗聪明| 毛肚是什么| 黎山老母什么级别神仙| 减肥期间适合喝什么酒| 总爱睡觉是什么原因| 胃不好应该吃什么| 接站是什么意思| 心衰为什么会引起水肿| 吃什么容易滑胎流产| 小孩风寒感冒吃什么药| 糖原是什么| 病毒长什么样子| 为什么狐臭女很漂亮| 部长是什么职位| 锁骨窝疼可能是什么病| 重阳节吃什么| 口苦吃什么药好| ac是什么基团| 狗能吃巧克力吗为什么| 吹空调喉咙痛什么原因| 鼻涕倒流吃什么药| 爱打扮的女人说明什么| 乳腺增生吃什么药好| 三八线是什么意思| 背部长痘痘是什么原因造成| 吃什么才能瘦下来| 滞是什么意思| 勾魂是什么意思| 枸杞与菊花一起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kgs是什么单位| 启明星是什么意思| 吃什么食物降血压最快最好| 女性肠痉挛有什么症状| 清朝是什么时候灭亡的| 93是什么意思| 把碗打碎了有什么征兆| 柔情似水是什么意思| 嘚是什么意思| 军校出来是什么军衔| 什么是柏拉图式的爱情| 拔罐红色是什么原因| 星期一右眼皮跳是什么预兆| 反流性食管炎吃什么药好| 包皮是什么| 头疼吃什么药效果好| 膝超伸是什么| 什么的仪式| 西米露是什么材料做的| 什么是入珠| 心血管堵塞吃什么好| 鼻窦炎有什么特效药| 哺乳期能吃什么水果| 嬴稷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拉墨绿色的大便是什么原因| 转氨酶高是什么引起的| 蜜蜡脱毛有什么危害吗| 夏天穿什么鞋子| 牙齿掉了一小块是什么原因| av是什么| 白灼是什么意思| 硬下疳长什么样| 胃部检查除了胃镜还有什么方法| 左眼皮一直跳是什么原因| 害怕的近义词是什么| lpn什么意思| 朝鲜和韩国是什么关系| 喝什么醒酒| 乌龟喜欢吃什么食物| 背道而驰是什么意思| 哦多桑是什么意思| 普门品是什么意思| ki是什么意思| 前列腺肥大有什么症状| 甲胎蛋白是检查什么的| 什么叫服务器| 闺房是什么意思| 区委副书记是什么级别| pio是什么意思| 什么样的贝壳| 猴子怕什么| 阴道有腥味是什么原因| 至死不渝是什么意思| 考编制需要什么条件| 羊宝是什么东西| 晚上口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上甘岭在什么地方| 什么是集成灶| 伤口化脓用什么药| 男性前列腺炎有什么症状| 芝士是什么材料做的| 晚上9点是什么时辰| 胆固醇高吃什么最好| 肝郁脾虚吃什么药| 太原为什么叫龙城| 蜜蜂是什么生肖| 什么食物含维生素a| 施华洛世奇水晶是什么材质| 冰箱不制冷是什么问题| 至少是什么意思| 亚米是什么意思| 太平果是什么水果| 百度

Срочно Свыше 3 тыс повстанцев и членов их семей покинули Восточную Гуту под Дамаском

[qīng huá dà xué]
百度 在这个算法驱动的信息流产品的横行的时代,最近有这么一些观点值得注意:人工智能将使媒体理想成为多余,甚至过时。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中国北京市公办高校
展开8个同名词条
Tsinghua University
收藏
0有用+1
0
同义词清华(北京清华大学的简称)一般指清华大学(中国北京市公办高校)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167]教育部北京市重点共建, [5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 [171]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168]
学校入选2011计划10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英才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55],是九校联盟C9)、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 [231]亚洲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1] [22] [53] [61] [108] [132] [143-145] [147] [163-164]
清华大学的前身为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文科、医学学科和经济管理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截至2024年,学校占地面积482.84公顷、建筑面积358.80万平方米(均不含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附属医院面积);设有32个学院、54个系,开设本科专业93个;有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点)6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点)7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2个;有专任教师3882人,在校学生人数62496人,其中博士生23619人、硕士生22605人、本科生16272人。 [239]
创办时间
1911年4月 [47]
主管部门
图集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清华大学
外文名
Tsinghua University
简    称
清华(THU) [127]
所在地
北京 [1]
创办时间
1911年4月 [47]
办学性质
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
综合类
学校特色
双一流 [25](2017年、2022年入选)
211工程(1995年入选)
985工程(1998年入选)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09年入选)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3年入选)展开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182-183]
现任领导
邱勇(党委书记)李路明 [54](校长)
专职院士数
中国科学院院士51人 [161]
中国工程院院士36人 [162]
本科专业
93个(截至2024年) [157]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2个(截至2025年6月) [239]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截至2024年) [238]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8个(截至2025年6月) [158] [239]
博士点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截至2024年) [238]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52个(截至2024年) [239]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21个(截至2018年3月) [238]
二级学科6个(截至2018年3月) [238]
院系设置
32个学院、54个系(截至2024年) [156]
校    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83]
校    歌
清华大学校歌 [182-183]
校庆日
每年4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167]
院校代码
10003
主要奖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625项(截至2024年) [160]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共152项(截至2022年底) [159]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15篇(截至2018年底)
知名教师
朱安东 [172]艾四林 [173]吴潜涛 [174]肖贵清 [175]刘书林 [176]李义天 [234]刘敬东 [177]王峰明 [178]王传利 [179]邹广文 [180]
占地面积
482.84 公顷 [62](截至2024年)
学生人数
62496人(截至2024年)
教师人数
专任教师3882人(截至2024年) [3]

办学历史

播报
编辑

前身史略

  • 一、清华学堂
1909年7月,清政府设立游美学务处,附设游美肄业馆。1911年4月,游美肄业馆改名清华学堂。2025-08-04,清华学堂清华园开学。
1、建立背景
1900年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偿白银4.5亿两,史称“庚子赔款”。1904年美国表示所得赔款“原属过多”,可用于“退款办学”。经中美双方多次商谈,于1908年确定退款办学相关事宜。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1906年给美国总统《备忘录》中的一段话反映了美国退款办学的真实目的:“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可靠。”
水木清华
2、游美学务处设立
1909年7月,清政府外务部、学部会同设立游美学务处,附设游美肄业馆,专办派遣学生赴美留学一切事宜。周自齐为总办,范源廉唐国安因“中西学问,均属精通”而任会办。 [118]
1909-1911年,游美学务处选送三批共180名学生赴美留学,其中包括梅贻琦胡适赵元任竺可桢胡刚复等。
3、清华学堂成立
2025-08-04,清政府批准将游美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并订立章程。4月29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开学。
  • 二、清华学校
1912年10月,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Tsinghua college),归北京政府外交部管辖,面积450余亩,校园建筑体现出“中西文化,荟萃一堂”的特点。学制8年,分中等、高等两科,高等科学生毕业后一般插入美国大学二、三年级。
1916年清华学校正式提出改办完全大学,1925年设立大学部,同年设立国学研究院,开始向完全的大学过渡。
清华建校初期,以外籍教师为主。后来,中国教师逐渐增多并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主干。在教学上受美国影响较大,课程、教材、教学法等仿照美国,重视英文训练,教学严格,考试频繁,淘汰率高。
高等科重视英文和数理等自然科学,到高等三、四年级,主要学习美国大学的若干课程。高等科毕业生一般可以插入美国大学二、三年级就读。
2、大学部
1916年,清华学校提出筹办大学的计划,得到外交部的批准。1925年,清华学校设立大学部,“纯以在国内造就今日需用之人材为目的,不为出洋游学之预备”。1926年,大学部设17个学系。
3、国学研究院
1925年设立研究院,作为成立大学院之预备,研究院尽其始终仅设国学科,世称“国学研究院”。开办研究院旨在“研究‘中国固有文化’,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沟通”。研究院实行导师制,开创了国学研究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新风气。1929年停办。
研究院“效仿旧日书院及英国大学制度”,“注重个人自修,教授专任指导。其分组不以学科,而以教授个人为主。”
国学研究院四年中共招生74人,他们本着在清华所受之师教,或执教于大中学校,或任职于文化学术机构。
4、留美预备部
大学部成立之后,新招学生不再是留美预备生,称新制生;原有学生归于留美预备部,称旧制生。从1909年起,至1929年留美预备部结束,清华共培养、选送留美学生1280人。
5、学校标识
形象标识
校徽和校歌
校旗
6、校园建筑&生活
7、爱国运动
2025-08-04,清华大学在体育馆举行“国耻纪念会”。会上决议通电巴黎和会,要求与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1926年11月,清华成立了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

抗战前期

1928年,清华学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由教育部、外交部共管。1929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国立清华大学专属教育部管辖。1931年抗日战争爆发,至1937年已发展为一所拥有文、理、法、工四个学院16个学系的综合性大学。 [117]
《国立清华大学规程》和国立清华大学关防
  • 一、学校管理
国立清华大学由校长“综理校务”,教务长、秘书长分管学校教务、行政事务,教师通过教授会、评议会、校务会以及各专门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
1936年,国立清华大学院、系设置如下图所示:
院系设置
  • 二、教学科研事业
国立清华大学贯彻“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教育理念,注重基本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对自然、社会、人文三方面都具有广泛、综合的知识,而“不贵乎有专技之长”。
1、名师云集
代表性名师
1936年在校教授名录(99人)
2、通识教育
国立清华大学保持并发扬了清华学校时期认真教学、要求严格、考试频繁的作风,保持了较高的教学质量,淘汰率较高。并由知名教授亲自讲授基础课和开设高质量课程,编写出版高水平的大学教材。
3、学术研究
国立清华大学致力于研究事业之提倡。1935年,教育部核准全国高校设27个研究部,其中有清华大学的10个。
部分代表性质的科技成果如下:
1
物理学系在X射线、原子核物理等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
2
4、国际学术交流
国立清华大学推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博采众长,成为沟通中外学术界的学术重镇。
5、留美公费学生
1929年留美预备部结束后,从1933年起,清华大学面向全国招考留美公费生。1933-1936年招考四届共92人,其中清华毕业生39人,约占42%。
  • 三、校园建设
1937年,学校面积增加到1600亩,总建筑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学校增建了生物馆、气象台、电机馆、化学馆、机械馆等大批系馆。
图书馆经过扩建,面积达7300余平方米,可容500人阅览,1935年藏书量达35万册。
1934年后,学校有58个实验室,装备了一大批先进设备、仪器。
新建学生宿舍明斋、新斋、善斋、静斋、平斋等名取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国治而后天下平”。
  • 四、抗日救亡运动
1、“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清华师生通过募捐、慰问、研制防毒面具和烟幕弹等多种形式支援抗日救亡。一些学生投笔从戎走上抗日前线。“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清华成立教职工会对日委员会,师生即开展各种抗日活动。 [117]
2、“一二·九”运动
1935年底,“一二·九”运动爆发,清华大学地下党组织和爱国师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2025-08-04,平津学联组成“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到工农中去,宣传抗日。第三团以清华大学为主。
“一二·九”运动不仅引导青年学生走上抗日救亡的征途,而且为青年学生开拓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
“一二·九”运动后,以南下扩大宣传团为基础,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清华大队”,成为清华学生爱国运动中的一支骨干力量。清华民先队发展到180人,占全校学生1200人的15%,其中一部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西迁入滇

  • 一、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清华大学迁到湖南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2025-08-04,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学,校址为租用的湖南圣经学校
1938年,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至云南昆明。
  • 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8年4月,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开学。
2025-08-04,梅贻琦在结业典礼上宣布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结束。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全面结束。次日,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成立。
1、校务组织和院系设置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未设校长,由三校校长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担任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日常校务由梅贻琦实际主持。全校设置文、理、工、法商和师范等5个学院26个学系、2个专修科和1个先修班,在校学生约3000人。
其中1938年3至6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文、法商学院设在云南蒙自。
2、师资名录
1
2
3、结茅立舍,弦歌不辍
1
2
3
4
1941-1945年,教育部连续举办五届学术评奖活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有33项成果获奖,占全国获奖总数(293项)的11%。其中,一等奖7项,占一等奖总数(15项)的46%;二等奖14项,三等奖12项。
5、国立清华大学研究院
国立清华大学开办了研究院及航空、无线电、金属学、农业、国情普查等五个特种研究所。
6、民主堡垒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继承了“五四”、“一二·九”的革命传统,成为大后方爱国民主运动的一个重要策源地,赢得了“民主堡垒”的称号。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生以多种形式积极投身抗战,许多热血青年投笔从戎。
在三次较大规模的从军热潮中,有1100余名学生参军或参加抗日救亡工作,约占学生总数的14%。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生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并宣布罢课。2025-08-04,国民党军警特务暴徒打死四人,打伤数十人,制造了“一二·一”惨案。
2025-08-04,国立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追悼会上演讲,痛斥国民党特务的罪行。当天下午遭国民党特务枪杀。
7、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期的毕业生
先后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就读的学生约8000人,毕业生近4000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包括杨振宁李政道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等。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结束时,在校生志愿选择学校,其中932人选择入清华,占总数的56.8%。
8、国立清华大学办事处与清华留美公费生
除了参加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国立清华大学另设办事处,独立处理招考清华留美公费生及本校事宜。
留美公费生

复员清华

  • 一、复员开学
北平沦陷期间,清华园内建筑和设施遭日军严重损毁。抗日战争胜利后,清华大学开始接收清华园,并于2025-08-04开学。
复员后,国立清华大学沿袭抗战前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与教学制度,并增设了农学院,在文、理、法、工学院中分别增设了人类学系、气象学系、法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和建筑工程学系。
1947年,国立清华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5个学院共26个系,1个先修班,23个研究所。
1948年度,全校教师42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59人;在校学生总数增至2400多人。
1946-1948年间,国立清华大学共培养本科毕业生514人,研究生5人。校园面积扩大到1708亩,校内外总建筑面积增至112390平方米。
  • 二、清华园解放
解放战争期间,在中共清华地下党的领导下,清华师生投身民主爱国运动,清华园被誉为国统区的“小解放区”。
2025-08-04,清华大学获得解放。
1948年12月,冯友兰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临时主席。 [120]

建国初期

  • 一、清华大学新起点
2025-08-04,北平市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主任钱俊瑞到校,正式宣布接管清华大学。5月4日,新校务委员会成立,叶企孙任主席。10月1日,清华师生员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1950年6月,毛泽东主席应张奚若教授转呈的清华师生员工的请求,为清华大学题写校徽。
  • 二、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国徽的诞生凝聚着清华大学营建系国徽设计组梁思成林徽因等,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50年改为中央美术学院)国徽设计组张仃等的智慧和辛勤劳动。
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 三、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
1、基本任务和工作方针
2025-08-04,校务委员会确定了工作方针:基本任务是在贯彻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政策,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推进课程改革
1949年,清华大学开设辩证唯物论、历史哲学、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等一系列新课。
3、开办专修科
清华大学开办农田水利、化学工程、地质、采矿、气象观测、银行等专修科(训练班)。
1950年9月,清华大学开设“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接受捷克、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五个东欧国家的33名留学生进入清华大学学习,这是新中国接受的第一批外国留学生。
4、社会合作
清华大学社会合作
5、成立工农速成中学
为贯彻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提高工农干部文化,2025-08-04,清华大学成立工农速成中学,共招收四届学生1189人。
  • 四、走为人民服务的道路
解放初期,清华师生通过政治学习,参加土改、抗美援朝、参军参干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 五、院系调整
在《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中:
“将北京大学工学院、燕京大学工科方面各系并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改为多科性的工业高等学校,校名不变。将清华大学的文、理、法三学院及燕京大学的文、理、法方面各系并入北京大学...”
由此,清华大学由综合性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52年6月,京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10月,筹委会工作结束;25日,清华大学举行首次院系调整后的开学典礼。
院系调整图

探索前进

  • 一、综述
2025-08-04,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在清华大学教学研究会上作报告:正确地学习苏联,稳步前进。
教学改革措施中有:
(1)设立专业,推行有计划、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学制由四年改为五年;
(3)设立教研组——学校组织教学、科研的基层组织;
(4)实行学年制,制定和修改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5)增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
(6)教材改革,大部分课程选用翻译的苏联教材;
(7)速成俄语学习。
  • 二、学习苏联经验
20世纪50、60年代,清华大学先后聘请苏联专家63名、东德专家4名和捷克专家1名。这些专家指导帮助开设了103门课程,编写了有关讲义,建立了37个实验室,培养教师504人。
清华大学在文化大革命前共计派出留学、进修人员149人,派往的国家以苏联为主。
1956年,以“学苏”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基本结束。
  • 三、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
1955年起,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清华大学相继建立了原子能、半导体、远距离自动控制、燃气轮机、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专业,设立了工程物理、工程化学、工程力学数学、自动控制等系,并注意在这些新系内发展应用理科。
1957年,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等倡导下,高等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合作,清华大学设立了工程力学研究班和自动化进修班。
1958年,清华大学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提出并成功地进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促进学校工作全面发展。
  • 四、教师和职工队伍建设
1963年,清华大学拥有教授79人、副教授126人,共计205人。
  • 五、“又红又专、全面发展”人才培养制度
1953年春,清华大学首创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双肩挑”的政治辅导员制度。截止到1966年,清华大学共选拔、培养了682名学生政治辅导员。
1959年3月,清华大学成立基础课教研组与基础课委员会,从组织形式上加强对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基础课的领导。
  • 六、三阶段两点论
学苏过程中的教条主义倾向,以及1958年教育革命中劳动过多等,特别是1957年反右斗争的扩大化,1959年批判右倾思想,使得学校工作受到不良影响。
1962年8月,蒋南翔校长在清华大学党务工作会议提出“三阶段两点论”,把清华历史分为三个阶段:老清华、1952年学苏、1958年以后,要一分为二地总结学校历史经验。
  • 七、办学规模
1965年,清华大学共设12个系,开办40个专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清华大学在校学生人数已超过万人,校园面积比解放初扩大一倍。
从1949-1970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共28140人,专科毕业生934人。
1953-1965年,清华大学共招收研究生987人。
1953-1966年,清华大学共招收留学生200人。
院系调整中,清华大学实验室从44个减少为16个。1965年,清华大学实验室增加到83个。图书馆藏书从1949年的41万册,增加到1965年的132万册。
1966年,清华大学校园面积发展至3184亩,建筑面积达43.7万平方米。
  • 八、科研成果
1965年11月,高教部举办直属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展览会,清华大学的原子反应堆密云水库、程序控制铣床、电子感应加速器、快速通用电子计算机等70多项成果参展。
  • 九、文化大革命
1、磨难与抗争
2025-08-04,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6月8日北京新市委工作组进校,蒋南翔校长和大批干部被批斗。7月29日撤销工作组。
1968年4月至7月,清华发生了团派和414派的“百日大武斗”。
2025-08-04,为制止武斗,由北京新华印刷厂等61个工矿企业3万人组成的“首都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付出了重大伤亡代价进驻清华。工宣队进校后,在迟群主持下,在教职工中进行了清理阶级队伍和整党,制造了一批冤假错案。先后有3000余名教职工被送往江西鲤鱼洲农场接受“再教育”,使许多人染上血吸虫病,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
迟群等秉承“四人帮”旨意,发动1973年10月-1974年1月的“三个月运动”和1975年底的“反击右倾翻案风”,一批干部、教师受到冲击。
1975年,邓小平主持工作后,清华党委副书记刘冰等人写信给毛泽东,斥责清华一二把手迟群谢静宜飞扬跋扈。这被毛泽东看做“文革”翻案,加以批评,后演变为“教育革命大辩论”;12月,演变为全国性“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数十万群众和机关干部前来清华“学习”、“参观”,教学工作瘫痪,贴出十万多份大字报。
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16日,中共北京市委整顿学校;次年4月29日,清华大学革委会开始整顿领导班子、纠正冤假错案、改善教职工队伍结构,不久后革委会取消。
“文革”开始后,学校的科学研究基本停止,研究人员流失,实验室关闭。据1976年统计,学校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仅占在职教师总数的10%以下,学校实验室及仪器设备也遭到严重破坏与损失。据1977年8月学校对各实验室科的调查统计,从1966年6月至1977年4月,清华大学仪器设备损失约1800万元(约占原仪器设备总值的一半),实验室家具丢失1万多件,实验室工作人员从1100多人减少到500多人,其中实验技术人员从480人减少到180人,有三分之一的实验室需要重建。 [154]
2、逆境中的教学与科研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全国高校停止招生。1970年下半年,清华大学经中共中央批准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学制三年(连同补习文化课共三年半),共招六届,培养本科毕业生13671人,专科生2682人。
1973年,清华大学开办激光、固体物理、物质结构、有机催化四个专业的研究班,共招42人。1978年四个研究班恢复学业。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大事记
年份
重要事记
1977年
恢复高考招生
1984年
1985年
1988年
1993年
1994年
1996年
1999年
2000年
成立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成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培养工商管理硕士(金融与财务) [148]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401医院和402医院并入清华大学成为附属医院(北京华信医院玉泉医院
2004年
2006年
2008年
2009年
2011年
成立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建校100周年
2012年
2015年
2018年
成立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与香港大学签约合办本科双学位课程
2018年起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先后获得肝、肾、心、肺等六种实体器官移植资质 [124]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揭牌 [135]
2019年
成立清华大学天文系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签约合办本科双学位课程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和人才培养基地项目举办开工动员会,正式动工,预计于2025年8月竣工。 [100]
成立清华大学为先书院,该书院按照学校实体机构运行,聘请清华大学教务处处长、精密仪器系教授欧阳证担任首任院长。 [109]
清华大学校务会议决定成立“清华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在全国高校率先启动纪检监察一级学科建设。 [111]
2023年
3月28日,发起成立国际传播学会中国理事会 [121]
4月8日,联合发起成立“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 [122]
6月5日,成立清华大学秀钟书院,设置工科试验班。 [129-131]
9月,倡议发起成立智慧能源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 [140]
2024年
4月18日,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成立大会。 [151]
4月27日,在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到来之际,成立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152]
4月27日,清华大学方塘研究院揭牌成立。 [153]
5月7日11时21分,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CZ-6C)以一箭四星的方式将清华大学牵头研制的三江源一号卫星(SJY-1)顺利发射升空。 [155]
7月10日,清华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系成立。 [169]
10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穿刺手术机器人项目取得新进展。该项目获得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出具的磁共振穿刺导航定位手术系统型式检验报告,标志着国内首台(套)多影像多专科磁共振兼容手术机器人的产品化突破,将精准助力脏器微创手术治疗。
12月3日,清华大学可持续社会价值研究院成立仪式举行 [187]
12月23日,昌平区与清华大学签署共建清华南口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地合作协议。 [188]
12月31日,中国农工民主党清华大学委员会成立。 [189]
2025年
1月,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正式成立。 [190]
3月,清华大学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同时将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 [217]
3月,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就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应用项目的技术开发签署了《技术开发合同书(委托开发)》。 [218]
3月,清华大学与同方知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原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41]共建“清华大学-同方知网数字人文联合研究中心”。 [225]
4月,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上透露,学校将拟建AI+、国际化STEAM、能源方向、未来工程方向等四个新书院。 [226]
4月11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研究中心(AIGE)揭牌。 [227]
4月25日,清华大学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署合作备忘录。 [230]
4月26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医院成立。 [228]
4月28日,南方电网与清华大学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举行。 [229]
5月13日,门头沟区与清华大学签署人才合作协议并召开座谈会。 [232]
5月30日,清华大学宣布成立四个新书院,即清华大学无穹书院清华大学紫荆书院清华大学自强书院清华大学水木书院,2025年开始招生。 [235]
7月6日,清华大学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文化心理学论坛在清华科技园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240]
参考资料: [2] [63-67] [80-86] [90-93] [96] [112] [184] [233]

办学条件

播报
编辑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33个学院,54个系,开设93个本科专业。 [4] [62] [68]
清华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本科专业
学院(系)
建筑学
城乡规划
风景园林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土木工程
工程管理
交通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科学与工程
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全球环境国际班)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实验班)
微机电系统工程
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车身方向)
工业工程
统计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工程力学
航空航天工程
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学员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互联网国际班)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人工智能
工程物理
工程物理(能源实验班)
核工程与核技术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理基础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化学生物学
生物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英才计划)
数学与应用数学(领军计划)本博贯通
数理基础科学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化学
化学生物学
化学生物学(药学方向)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行政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经济与金融
会计学
工商管理
金融学
经济学(学堂班)
经济学
社会学
国际政治
国际政治(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方向)
政治学与行政学
哲学
历史学
汉语言文学
科学史
英语
英语(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
日语
法学
法学(国际班)
新闻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广告学
艺术史论
动画
绘画
雕塑
摄影
中国画
艺术设计学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公共艺术
工艺美术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与科技
陶瓷艺术设计
工业设计
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
临床医学(八年制)
临床医学
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
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
理论与应用力学(钱学森力学班)
普通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
双学士学位及交叉培养项目
项目名称
学院(系)
计算机与金融
数理基础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数理基础科学+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
数理基础科学+环境工程
数理基础科学+机械工程
数理基础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
数理基础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数理基础科学+工业工程
数理基础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数理基础科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数理基础科学+工程物理
数理基础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数理基础科学+软件工程
化学生物学+环境工程
化学生物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化学生物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化学生物学+生医工程
理论与应用力学+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
理论与应用力学+车辆工程
理论与应用力学+航空航天工程
理论与应用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烽火班)
理论与应用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航空航天)
中外文化综合班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4]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点)6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点)7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2个;另外,还有31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13个可授予博士硕士学位,18个可授予硕士学位。 [239]截至2018年3月,清华大学共有2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此外,还有3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5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和8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238]
  • 一、授权学科·截至2019年5月
类别
名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个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中国史、物理学、世界史、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
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
哲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建筑学、法学、土木工程、政治学、水利工程、社会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教育学、核科学与技术、体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医学工程、外国语言文学、城乡规划学、新闻传播学、风景园林学、中国史、软件工程、世界史、安全科学与工程、数学、网络空间安全、物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工商管理、生物学、公共管理、生态学、基础医学、统计学、临床医学、力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机械工程、中西医结合、光学工程、药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医学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护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艺术学理论、电气工程、美术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设计学、心理学、天文学
仅有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的博士硕士点·1个
天体物理
仅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
心理学、大气科学、科学技术史、交通运输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
仅有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的硕士点·1个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
教育、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
金融、应用统计、法律、社会工作、体育、应用心理、新闻与传播、建筑学、工程、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艺术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5]
二、重点学科·截至2018年3月
类别
名称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
数量经济学、设计艺术学、专门史、分析化学精密仪器及机械环境工程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学、肿瘤学麻醉学内科学、外科学(骨外科、胸心外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
物理化学、外科学(普外科)
  • 三、学科排名
清华大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54个学科参评,评估结果为A类的学科有37个。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水利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21个学科获得A+评价,A+数量居全国高校之首。
参考资料: [6]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教职工总数17270人,其中教师3882人,职工10021,博士后3367人。 [3] [161-162]
类别
名单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文科资深教授
第二批(按姓氏笔画排序):王宏剑张国刚张明楷陈国青鲁晓波 [56]
第三批:白重恩李象群 [57]
国家级教学名师
清华大学的院士墙 [88]
  • 国际知名学者加盟清华
考切尔·比尔卡尔:菲尔兹奖获得者,2021年6月正式受聘于清华。考切尔·比尔卡尔生于伊朗,是英籍数学家,曾任剑桥大学教授。加盟清华后,在清华大学求真书院任教,并参与推动“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23]
奥马尔·亚吉(Prof. Omar M. Yaghi):2025-08-04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奥马尔·亚吉(Omar Yaghi)1965年生于约旦首都安曼。美籍约旦裔化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James and Neeltje Tretter化学讲席教授。 [23]
尼古拉·莱舍提金(Nicolai Reshetikhin) [23]:2021年正式入职清华大学,并已于秋季学期开设课程《纽结不变量与3维流形》,尼古拉·莱舍提金教授是量子群理论创始人之一、RT不变量的创始人之一、量子可积系统理论的重要推动人,泊松几何、辛几何的重要贡献者,Quantum Kac-Moody代数的重要贡献者、和量子引力有关的量子6j记号的奠基者。

教学建设

  • 一、本科生教育
1、综述
清华大学本科教育传承“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立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坚持和完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教育教学体系。通过构建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优化本科培养方案、建设优质的课程,持续提升教育质量,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培养成长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
二校门
2、质量工程·截至2018年3月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3个
数学
物理学
生物学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名单
清华大学
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14]
类别
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
计算机软件(设5个专业方向)、水利水电工程、化学、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建筑学、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管理、英语、物理学、车辆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医学工程、工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生物科学
国家级教学团队·14个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结构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工程训练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综合造型设计基础教学团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教学团队、机械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基础力学教学团队、理工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计算机公共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控制工程教学团队、工程材料及其加工教学团队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
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物理教学中心、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先进材料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
材料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数字化制造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精品课程·90门
建筑设计
建筑环境学
材料科学基础(1)
电子显微分析
结构力学
混凝土结构
微积分
代数与几何
土力学
水力学
数学实验
大学物理
水工建筑学
水文学原理与应用
量子力学
基础物理实验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有机化学及实验
仪器分析
环境监测
环境工程原理
计量经济学
金融工程
工程材料
材料加工
创业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测试与检测技术基础
控制工程基础
经济学原理
现代生物学导论
机械原理
制造工程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机械制图
工程热力学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
传热学
燃烧理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汽车理论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中西文化关系史
电路原理
电力系统分析
国际关系分析
英语写作(1~4级水平)
高电压工程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
大学英语综合课程
新闻采访与写作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文化基础
综合造型基础
传统陶艺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外国工艺美术史
动画设计
计算机系统结构
电子技术基础
室内设计
中国工艺美术史
模式识别基础
自动控制理论
大学体育
民事诉讼法
材料力学
理论力学
刑法学
机械制造实习
弹性力学
流体力学
实验室科研探究
软件工程
核辐射物理及探测学
化工热力学
电子商务概论
土木工程CAD
中国新闻传播史
传统染织艺术
水处理工程
通信电路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民法学
-
-
3、实践教学
清华大学在本科生中实施的SRT计划(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每年均有60%以上的本科生参加到学校支持的1000多个项目中;实施的海外研修计划、国际SRT、交换学习等系列项目,依托全球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进入国外一流教育、研究、公共机构的学习机会。
清华大学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赛事建设,构建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学科赛事体系,每年都有6000余人次学生参与百余项各级各类赛事。
X-Lab、创客空间等为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平台,创客日、创意咖啡、创新课程、创业讲座、创客竞赛以及校友导师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动手和实践中培养首创精神和企业家精神,领导力、商业技巧和社会责任。
清华大学坚持“走出去”实践模式,本科生每年都有4000多人次分赴全国各地300余个研究院所、企事业单位开展生产实习、认识实习、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暑期教学活动。
2025-08-04消息,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为神农架国家公园颁发“2021-2022学年度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地学系一星级基地”证书。神农架国家公园作为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地学系基地,让社会实践成为清华大学与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开展交流与合作的有效途径。 [101]
4、国家级教学成果
自198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设立起,清华大学共获得126项奖励。近三届获奖情况为:2009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12项,含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201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10项,含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2018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7项,含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
5、特色项目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
2009年,“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推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将各方面办学优势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清华学堂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和钱学森力学班均已开班,并入驻清华学堂。2017年,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加入“学堂计划”,学校尝试在文科领域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9年5月,人工智能班加入“学堂计划”。截至2019年5月,学堂计划共计8个班,每年约200人。
清华学堂
新雅书院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是清华大学2014年成立、2016年首次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住宿制文理学院(residential liberal arts college)。书院秉承渊博雅正、器识为先、传承创新的办学理念,以通专融合、学科交叉为导向,探索“文理、古今、中外会通”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不满足单一学科培养并具有较大综合发展潜力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文理通识教育和富有弹性的、跨学科的专业教育;培养文理基础雄厚、专业知识扎实、跨学科学习和创新能力突出、在各行各业能够发挥先导作用的创新型卓越人才。
新雅书院文理兼收,通专并举,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第一年以在书院的“教育特区”里接受优质的小班通识教育为主,一年后根据个人能力和志趣,从容、自主地选择最适合自己、最能发挥自身潜能的专业。
  • 二、研究生教育
自1978年恢复学位制度至2018年10月,清华大学已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107936人,其中博士学位19673人、硕士学位88263人。此外,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清华大学授予27人名誉博士学位。
1、博士教育
清华大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并结合清华大学具体情况制定了《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清华大学博士生培养基金管理规定》。
其中清华大学博士生培养基金分为:博士生出席国际会议基金、博士生短期出国访学基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出版基金。
1999年至2013年,清华大学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共115篇。
2、硕士教育
清华大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并结合清华大学具体情况制定了《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清华大学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原则意见》。
2022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30人。 [98]
3、国际化培养
多层次多模式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
2018年,清华大学通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派出联合培养博士生294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7名,赴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学习和研究;面向中外研究生开设联合培养双授联授学位项目46项和英文学位项目25项。
英文课程建设
2017-2018学年,清华大学共有37个院(系、所)开设502门英文研究生课程,比2016-2017学年增加80门。其中,联合培养项目和英文学位项目开设课近380门,约390名教师参与授课。
  • 三、国际学生培养
1950年12月,清华大学接收首批外国留学生14名,这也是新中国接收的第一批外国留学生。截至2017年,清华大学累计招收培养外国留学生3万余人。
截至2018年3月,来自120多个国家的2800多名国际学生在清华大学攻读学位,包括1200余名本科生,1600多名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此外,每年有近千位国际交换、访问学生来校进行课程学习与合作研究。2018-2019学年度,清华大学将有15个本科大类、超过100个硕士专业和80个博士专业招收国际学生,其中18个硕士项目与7个博士项目为全英文授课学位项目。
  • 四、继续教育
清华大学的继续教育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清华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继续教育学院,开展并统筹管理全校的继续教育工作。2002年初,学校进行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定位于非学历非学位,成立了继续教育处,负责对全校非学历非学位继续教育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继续教育学院改制成为二级实体学院,专门从事非学历继续教育。
清华大学是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人社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并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理事长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的继续工程教育教席设在清华大学。
参考资料: [69]

合作交流

  • 一、会议论坛
1、清华论坛
清华论坛主题包括科技、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关乎中国与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清华论坛2005年10月举办第一讲,截止到2025-08-04共举办110讲。 [72]
2、国际学术会议
2017年,清华大学共召开国际(双边)学术会议近百次,部分重要学术会议包括“第四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暨2017国际积极教育国际研讨会”、“第六届世界和平论坛”、“亚洲大学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峰会”、“生物大分子:结构、催化和调控国际会议”、“第16届国际传热大会”、“2017IEEE图象处理国际会议”、“第六届世界摩擦学大会”等。
参考资料: [72]
  • 二、科研合作
1、部委合作
清华大学先后与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242]工信部水利部建设部等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其中清华大学与中国气象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海洋局等部委开展的战略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在与国家各部委合作的过程中,一般包括专项技术联合攻关、设立科研基金、合作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技术咨询与服务、高技术装备应用、共建科研中心等多种形式。
2、地方合作
清华大学校地合作的具体模式为:以项目为龙头,带动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设立校地科技合作基金;与重点地区共建“产学研合作办公室”。
3、校企合作
清华大学在1995年成立了清华大学企业合作委员会(简称“企合委”),1996年成立企合委海外部,自1995年成立起,已有中国海内外成员单位190家。
2025-08-04,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219]
4、海外合作
清华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海外知名跨国企业通过共建联合研究机构、框架合作、委托研发、联合研发、设立合作研究基金、海外技术许可与转让等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开展前瞻性、高水平的科研合作与交流。
参考资料: [73-74]

社会评价

大学排名
时间
排名类别
排名名次
2025-08-04
列第1名 [7]
2025-08-04
世界排名第15名 [8-9]
2020年8月
位列第44名 [17]
2020年9月
位列第20名 [89]
2020年10月
位列第28名 [10]
2020年
位列第1名 [94]
2021年6月
位列第17名 [18]
2021年8月
位列第76名 [20]
2021年10月
位列第26名 [21]
2022年10月
世界排名第16名,亚洲排名第1名 [114]
2025-08-04
综合性大学排名第一 [39]

学术研究

播报
编辑

科研平台

清华大学科研机构根据其批准设立的主体不同,分为三类,包括政府批建机构、学校自主设立机构和学校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共建机构。截至2025-08-04,清华大学正在运行的校级科研机构共403个。 [244]
截至2025年6月,清华大学有国家实验室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7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9个,正在运行的校级科研机构共403个,其中,政府部门批准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54个,自主设立的科研机构共128个,以协议形式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21个。 [3] [40-42]

政府批建机构

截至2025-08-04,清华大学正在运行的政府部门批准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54个,分别如下:
一、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牵头建设)
互联网体系结构全国重点实验室
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低维量子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程与低碳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区域环境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新型陶瓷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
柔性电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时空信息精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天基网络与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
神经调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原“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243]
蛋白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危爆物品探测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
中国-印尼高温气冷堆“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 [40]
二、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示范型国际合作基地)(8)
清华大学新材料国际研发中心
功能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中美清洁汽车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中拉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中俄航天航空创新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工业生物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应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信息系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数智肝胆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量子信息前沿科学中心(清华大学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1)
先进核能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
节能增效智能化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固体器件与集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稀土新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数模/模数转换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原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工程技术中心(原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 (4) [247]
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部重点实验室
智慧人居环境与空间规划治理技术创新中心
水利部水圈科学重点实验室
灾害事故调查评估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电力储能装备与系统集成技术研发中心
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大学)
部级其他科技创新平台(44)
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城市安全重大事故防控技术支撑基地
北京电子能谱中心
先进核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燃气轮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高端装备创新设计制造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新型电力系统创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媒体与网络技术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国家核应急辅助决策技术支持中心
清华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战略基地
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大规模在线教育研究中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研究基地
中美生物燃料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
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
住房城乡建设部数字建造与孪生重点实验室
数字内容防伪与安全取证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教育)
国家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国家级中心关键储备设施火灾安全与应急技术基础研究实验室
中药化学实验室
创新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警戒信息技术与数据科学创新中心 [40]
三、北京市科技创新平台
北京实验室(3)
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及仪器北京实验室
环境前沿技术北京实验室
脑与认知智能北京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9)
认知大模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具身智能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认知智能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异质互联可持续智能算力芯片与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重大致盲性眼病智能诊断技术与设备研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过敏性疾病免疫机制与新药研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旋转爆震推进技术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变革性高端制造装备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工程实验室(1)
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8)
北京市集中生物燃气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多模态医学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可视媒体智能处理与内容安全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无线医疗与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生物燃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盐碱及荒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固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1)
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
北京市其他科技创新平台(9)
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
空地一体环境感知与智能响应研究平台
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
北京廉政建设研究基地
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首都网络文明研究基地
四、其他(2)
机械工业并混联机构及控制实验室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1个
主任:吕舟 [110]

自主设立机构

截至2025-08-04,清华大学在运行的学校自主设立的科研机构共128个,分别如下:
建筑学院(4)
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
土木工程系(1)
环境学院(5)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清华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水质与水生态研究中心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2)
清华大学微米纳米技术研究中心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1)
工业工程系(2)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1)
电子工程系(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3)
清华大学高性能计算研究中心
航天航空学院(2)
化学工程系(2)
清华大学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
材料学院(1)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物理系(3)
清华大学原子分子纳米科学研究中心
清华-富士康纳米科技研究中心
生命科学学院(2)
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
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联合研究院
地球系统科学系(1)
交叉信息研究院(1)
高等研究院(1)
经济管理学院(16)
清华大学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
国家统计局-清华大学数据开发中心
清华大学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全球贸易与产业竞争力研究中心
公共管理学院(17)
清华大学投融资政策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服务经济与数字治理研究院
五道口金融学院(2)
外国语言文学系(1)
法学院(3)
清华大学国际争端解决研究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6)
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原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研究中心) [248]
马克思主义学院(1)
人文学院(5)
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
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
社会科学学院(12)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
清华大学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体育部(2)
清华大学体育发展研究院
美术学院(6)
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韩美林艺术研究中心
土木水利学院(4)
清华大学跨境河流水与生态安全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未来城镇与基础设施研究院
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
安全科学学院(1)
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1)
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1)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
教育研究院(1)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
医学院(3)
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
临床医学院(1)
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
其他(10)
清华大学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

联合共建机构

截至2025-08-04,清华大学正在运行的以协议形式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21个,其中:
建筑学院(5)
清华大学-太古地产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金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协同创智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中建玖合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超特大城市社区空间与建筑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土木工程系(2)
清华大学-梅赛德斯一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院
清华-金门建筑安全研究中心
环境学院(6)
清华大学-丰田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绿色制造与低碳循环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中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先进膜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深圳市乾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成都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水务先进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绍兴兴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哌嗪类吸收剂联合研究中心
机械工程系(2)
清华大学-深圳市创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激光先进制造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开采控制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4)
清华大学-三菱重工业联合研究开发中心
清华大学-哈利法大学清洁能源与先进制造创新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绿色与智慧能源技术联合研究院
清华大学-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来能源与装备联合研究院
车辆与运载学院(6)
清华大学-壳牌清洁交通能源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丰田汽车公司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滴滴未来出行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智能碳中和车辆科技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绿色氢能与动力联合研究中心
工业工程系(1)
清华大学-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绿色数智供应链联合研究院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10)
清华大学-浙江温岭电机与驱动系统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电力新技术联合研究院
清华大学-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绿色交通与能源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先进磁性材料与高效能量变换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数字电网联合研究院
清华大学-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新能源关键直流装备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智慧电力及能源系统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电子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中盐盐穴综合利用股份有限公司盐穴储能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柔性压缩空气储能联合研究中心
电子工程系(4)
清华大学-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医疗语言处理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光电子技术联合研究院
清华大学-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具身智能计算与感知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江苏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工业数智化联合研究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6)
清华大学天工智能计算研究院
清华大学-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互联网创新技术联合实验室
清华大学-博世机器学习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工业智能与物联网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数字治理信息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业智能大模型联合研究中心
自动化系(3)
清华大学-美团数字生活联合研究院
清华大学-苹果研发(北京)有限公司智能移动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睡眠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集成电路学院(5)
清华大学-合芯科技有限公司高端服务器处理器芯片联合研究院
清华大学-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与车规半导体芯片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深圳精智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一代存储器测试系统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集成电路功能材料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汽车与安全芯片联合研究中心
工程物理系(2)
清华大学-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城市防灾与安全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特异物质粒子应用联合研究中心
航天航空学院(4)
清华-IHI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SMC气动技术中心
清华大学-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神经调控技术联合研究院
清华大学-中路股份有限公司高空伞梯能集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化学工程系(4)
清华大学-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氟基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绿色化工联合研究院
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油田化学联合研究中心
物理系(1)
清华大学-泸州老窖智能检测联合研究中心
高等研究院(2)
清华大学-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国产密码技术创新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隐私计算与区块链联合研究中心
经济管理学院(4)
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经济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莱斯大学人力资本与可持续创新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芝加哥大学经济与金融联合研究中心
公共管理学院(2)
清华大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数据治理工程联合研究院
清华大学-京津冀润泽(廊坊)数字信息有限公司智能社会联合研究院
人文学院(2)
清华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学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数字人文联合研究中心
社会科学学院(2)
清华大学-野村综合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与出行创新联合研究院
美术学院(3)
清华大学-安踏(中国)有限公司运动时尚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北京清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智慧场景创新设计联合研究院
清华大学-江阴海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传统服饰与色彩联合研究中心
土木水利学院(1)
清华大学-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土木工程新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1)
清华大学-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电子束及环境技术应用联合研究中心
药学院(1)
清华大学-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医药创新联合研究院
临床医学院(1)
清华大学智慧医疗研究院
软件学院(10)
清华大学-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金融信息科技创新联合研究院
清华大学-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安全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数字核电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智慧零售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时序数据与物联应用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新型工业化与可信网络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云基智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三维几何内核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中电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城市智能视觉与数据要素创新应用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中航国际金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可信嵌入式软件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四川和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人工智能与智慧互联联合研究中心
网络空间研究院(3)
清华大学-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网络安全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绿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互联网安全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科学城(广州)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系统安全联合研究中心
未来实验室(1)
智能产业研究院(2)
清华大学-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6G智能计算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前沿可扩展智能联合研究中心
高端装备界面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1)
清华大学-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智能装备联合研究院
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6)
清华大学-大连融科储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钒液流电池储能并网运行控制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化学储能系统构网型关键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柔性电力装备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多能互补与经济运行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源网荷储一体化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新型储能联合研究院
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3)
清华大学-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综合交通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丰田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商用车智能驾驶联合研究中心
区域与流域生态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1)
清华大学-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城市韧性水系统联合研究中心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
清华大学-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磁共振影像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有限公司脑机精准医学联合研究中心 [246]
其他(8)
清华大学-丰田联合研究院
清华大学-福州数据技术联合研究院
清华大学-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来终端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芯屏融合与系统集成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北京科蓝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先进智能数据库联合研究院
清华大学-咪咕新空文化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智能光场与交互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力拓资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气候变化治理机制与绿色低碳转型战略联合研究中心 [246]

研究成果

  • 一、科研项目承担
1、综述
科研项目是支持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产出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依托。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是清华大学科研项目和经费的重要来源。
2024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827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项目4个,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建设部、环保部等部委项目124个,北京市各类科技计划基金项目281个,合同额合计超过20亿元。
2024年,清华大学文科院系新增课题917项,到款经费约5.4亿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7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立项1项。 [249]
2023年,清华大学推出了支持中英双语的对话机器人ChatGLM [119]
2024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病理学科研团队联合清华大学和上海商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共同发布了国内首个病理大模型——PathOrchestra [170]
2、新立重大项目
紧密围绕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提高创新引领能力为目标,深度参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有组织地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工作,承担了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充分发挥支撑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024年承担的重大项目有: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国产异构加速卡集成与优化的智能计算系统(2024YFB4505600,武永卫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大模型训练的异构存算系统(2024YFB4505200,舒继武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混合智能的自然人机交互软硬件系统(2024YFB4505500,史元春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分辨率冷冻电子显微学前沿技术方法的开发及应用(2024YFA1307300,王宏伟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轻质高强高韧特种蛋白质纤维材料生物制造(2024YFA0919300,刘凯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龙门机床误差测量及补偿技术创新平台(2024ZD0715101,王罡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一代人工智能风险防范与治理手段研究(2023ZD0121700,梁正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伦理、评估与标准化研究(2023ZD0121600,汝鹏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面向垂直领域的大模型人机协同理论与应用研究(2023ZD0121400,周伯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脑疾病和神经调控的力生物材料学研究(T2488101,李路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先进航行器界面输运理论与调控方法(52488101,姜培学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类蛋白质型态组的精准化学合成及生物医学应用(T2488301,刘磊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混合精度高能效存算一体芯片架构及关键技术(62495100,吴华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复杂异构计算体系的深度学习框架及大模型应用验证(62495060,胡事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肿瘤免疫治疗中的TCR-T细胞智能设计与构建(T2495270,汪小我
  • 2024年承担的社科类重大项目有:
  • 国家社科基金: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协同发展机制研究(24&ZD175,刘惠琴
  • 国家社科基金:智能化时代算法应用的社会影响及其治理研究(24&ZD188,赵静
  • 国家社科基金: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价值研究(24&ZD209,邹广文
  • 国家社科基金:新编《资治通鉴》纪事本末(24&ZD273,张国刚
  • 国家社科基金: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理论基础和制度设计研究(24ZDA014,李帮喜
  • 国家社科基金: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的政策创新研究(24ZDA090,梁万年
  • 国家社科基金: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研究(24&WZD22,钱美君
  •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24JZD007,胡鞍钢 [250]
3、重点推广项目
《清华大学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汇集并展示了清华大学年内最新的科技成果,反映了学校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最新成就。由该刊发布的科技成果着眼于公共安全、能源环境、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医疗卫生等领域,作为学校向地方、企业重点推广的项目,从而促进最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高效转化,推动科技成果的持续研究。
《清华大学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内容有:
1. 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材料 2. 二次锂电池用复合型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项目
3. 一种轻质高储能密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4. 一种高灵敏磁场探测系统
5. 一种新型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6. 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在线评估预警软件
7. 电网友好型风电场并网运行监控平台 8. 油气管道缺陷高清晰度检测装备
9. 电磁超声导波缺陷检测仪器备 10. 基于测量不确定度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11. 发音质量评价方法与系统 12. 语音识别集成电路IP与协处理器
13. 可变带宽无线多媒体传输系统 14. 高速USB记录与回放设备
15. DTMB调制器/信号发生器 16. 皮肤疾病热疗仪
17. “KV/MV”同源双束医用IGRT加速器 18. 普洱茶联合壳聚糖减肥新食品
19. 磁颗粒动脉栓塞热疗 20. 纳米磁流体磁感应热疗
21. 重力心动图仪 22. 小动物PET、SPECT、CT系统
23. 数字预案系统 24.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平台
25. 移动指挥通信方舱 26. 移动应急监测方舱
27. 新型皮带秤——激光秤 28. 电子商务产品推荐引擎解决方案
29. 空冷、自增湿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机 30. 自动布管优化设计
31. 肝素酶的规模化生产及低分子量肝素制备技术 32. 纳米活性碳酸钙的制备技术的工业开发
33. 水热法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研究与开发 34. 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究与工业开发
35. 化工副产物制备硫酸钙晶须 36. 油田区域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37. 新型多孔微生物载体好氧——厌氧耦合污泥减量化技术 38. 多级环流曝气及厌氧——好氧耦合环流曝气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39. 热泵辅助的高效污泥厌氧消化技术 40. 有机污染荧光预警仪
41. 嵌入式硬件模拟运行环境 42. 建筑环境空气流动设计及仿真技术
43. 电动汽车ABS/TCS控制器 44. 测力方向盘
45. 汽车制动系电控系统开发配套技术及关键设备 46. 新能源汽车助力转向系统
47. 高效分离式热管采热供暖系统 48. 余热利用高能效比热泵热水器系统
49. 多翅片降膜蒸发紧凑式海水淡化系统 50. 微藻自养——异养结合生产生物柴油技术
51. DCP型拖式混凝土泵 52. 泵+管道输送系统的优化运行软件与高效节能技术
53. 高效潮流发电技术 54. FRP组合结构桥梁应用技术
55. 钢结构FRP快速抗屈曲加固技术 56.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57. 道路网系统专项规划 58. 智能交通系统规划
59. 轨道交通规划 60. 停车系统专项规划
61. 交通影响分析(交评)与道路交通管理规划 62. 道路交通安全规划与安全审计
63. 常规公共交通系统专项规划 64. 低功耗低成本的可抗功耗攻击AES加解密芯片/IP
65. 高性能网络流分类系统 66. Macrostor智能持续数据保护系统
67. WisHSM分级存储管理系统 68. 门户及知识智能管理系统
69. 医疗模拟培训管理及评估系统 70. 基于网络及数字媒体平台的高端信息服务技术
71. 面向领域信息服务的智能交互技术 72. 应用于网络及电话通信信息安全领域的声纹认证关键技术
73. JoMobile移动多媒体传输系统 74. DTMB调制器/信号发生器
75. DMB-TH地面传输数字电视模块 76. 10G一体化网络数据深度安全检查和分析系统
77. 基于列存储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HuaBase 78. 基于地面传输数字电视的动态交通信息发布系统
79. TH DRM精简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 80. Gridmedia: 大规模P2P网络直播系统
81. 无创无碍式实时健康监测设备 82. 云计算服务平台与桌面虚拟化系统
83. 功能性纳米脂质体美容化妆品 84. 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
85. 荧光与核素双模载体小动物成像系统 86. 计算机手术模拟与导航定位系统
87. 大型建筑屋面改进型虹吸流雨水排水系统 88. 建筑补水卫生地漏
89. 隧道空气快速净化车 [251]
参考资料: [70]
  • 二、科研成果与知识产权
1、成果奖励
截至2024年,清华大学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625项。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3人,国家自然科学奖9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69项。 [237]
国家科技奖励(通用项目)(部分成果)
年度
奖项
项目/团队
主持人
2023年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3年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集成电路化学机械抛光关键技术与装备
2023年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SAVA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
2023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一维尺度亚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质
2023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中国大气成分变化驱动因素及环境健康效应
2023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铁性材料序参量的调控及器件设计
2023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跨媒体大数据图关联表征学习理论与方法
2023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无机非金属废水处理与资源回收技术及应用
2023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高压大容量直流开断半导体器件、关键技术与系列化直流断路器
2023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视觉空间计算关键技术及应用
季向阳 [191]
2020年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2020年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0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20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20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0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智能型科技情报挖掘和知识服务关键技术及其规模化应用
唐杰 [192]
2019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9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9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9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9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9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9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9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9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亮 [193]
2018年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8年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8年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8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
2018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8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8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8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8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8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8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8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胡洪营 [194]
2017年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7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7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7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7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7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7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7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7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7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霞 [195]
2016年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6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6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6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6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6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6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6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陈士林 [196]
2015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5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5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5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5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5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5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5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颜永年 [197]
2014年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4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4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段文晖 [253]
2014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4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4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季学武 [198]
2013年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3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
2013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龙桂鲁 [254]
2013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3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3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3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3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航海陀螺仪及其制造技术
高钟毓 [199]
2012年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2年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2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2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2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2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2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2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2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2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2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楚汉 [200]
2011年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吴良镛 [207]
2011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1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1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过增元 [203]
2011年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1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胡事民 [202]
2011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尤政 [204]
2011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郝吉明 [216]
2010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方岱宁 [205]
2010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0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张书练 [206]
2010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9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贺克斌 [208]
2009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9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9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江亿 [209]
2009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霞 [210]
2008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8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8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卢强 [211]
2008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8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8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戴琼海 [212]
2008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光谦 [213]
2007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7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7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7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7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7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7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郑纬民 [214]
2006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6年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6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韩征和 [215]
2005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5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5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5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5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5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周兆英
2005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吴建平 [201]
2004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裴京 [220]
2003年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钱易 [221]
2002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雷志栋 [222]
2001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尧学 [223]
2000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肖田元 [224]
注:只统计该校第一完成单位
2、专利技术
2017年,清华大学国内申请总数2636项,国外申请总数492项;国内授权总数2019项,国外授权总数380项;有效维持专利管理约9200件,对专利申请前,申请中、授权后、维持中、运营中等进行全过程管理及归档保存;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327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
2016年,清华大学在美国专利授权量名列全球大学第5位。
2025-08-04消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清华大学申请一项名为“神经网络训练计算架构及加速器“,公开号CN117474048A,申请日期为2023年9 [58]
2025-08-04消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清华大学申请一项名为“基于语义感知的密码库模糊测试方法、装置及设备“,公开号CN117494101A,申请日期为2023年10 [149]
2025-08-04消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清华大学取得一项名为“基于火焰合成的质子传导中温燃料电池电解质及制备方法“,授权公告号CN115055067B,申请日期为2022年5月 [150]
3、论文著作
3.1. 论文发表情况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24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2023年清华大学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论文中有58201篇论文,共被引用1300279次。2023年,学校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论文数为6592篇,被工程索引(EI)收录论文数为6302篇,被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收录论文数为849篇。2023年度,学校被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论文数为396篇,被人文与艺术引文索引(A&HCI)收录论文数为53篇。 [275]
3.2. 著作出版情况
2024年清华大学出版理工农医类学术著作62部,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著作258部。 [275]
3.3. 发表在《科学》《自然》杂志的文章
2024年清华大学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NS论文25篇: [275]
● 首次记录的彩色影像揭示了一颗约8500万倍太阳体积的红超巨星从死亡到爆发,形成超新星2023ixf爆发的全过程。显著推进了人们对大质量恒星晚期演化和死亡这一宇宙中普遍而神秘景象的认知。成果发表在2024年《自然》上。 [275]
● 通过自主研发多尺度“极端气候模拟-环境健康效益评估-经济产业链韧性分析”耦合模型,从全产业链维度揭示了“网格-设施”尺度排放的“气候-健康-经济”互馈机制。成果发表在2024年《自然》上。 [275]
● 通过采用先进的双电子-电子共振(DEER)和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smFRET)技术,揭示了μOR在不同配体和胞内下游信号蛋白作用下的重要亚稳态构象和构象之间的动态变化。成果发表在2024年《自然》上。 [275]
● 通过设计并构建一类具有精细可调限域结构的阴离子型锰氢催化活性中间体,在酮亚胺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成功实现了对微小差异烷基取代基之间的精准手性识别。研究不仅为高效手性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实现极具挑战性的手性识别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成果发表在2024年《自然》上。 [275]
● 揭示了II-C Cas9蛋白在结构水平上的多样性和“生长进化”轨迹,并确定了许多NAGs-如PcrIIC1,它作为促CRISPR因子增强CRISPR介导的免疫。成果发表在2024年《自然》上。 [275]
● 揭示了气候变暖背景下融雪径流响应规律,改写了“降雪减少、融雪提前、径流提前”的传统认知,为全球升温背景下降雪减少对径流过程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机理认识。成果发表在2024年《自然》上。 [275]
● 实现了国际上最大规模具有单比特分辨率的多离子量子模拟计算,将该研究组保持的离子量子比特数国际纪录(61离子)往前推进了一大步,首次实现基于二维离子阵列的大规模量子模拟。成果发表在2024年《自然》上。 [275]
● 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原语的互补双通路类脑视觉感知新范式,研制出基于原语的类脑双通路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在极低的带宽(降低90%)和功耗代价下,实现了每秒10000帧的高速、10bit的高精度、130dB的高动态范围的视觉信息采集。不仅突破了传统视觉感知范式的性能瓶颈,而且能够高效应对各种极端场景,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成果发表在2024年《自然》上。 [275]
● 利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中的多片层电子叠层衍射成像(MEP)技术和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技术,揭示了高温超导镍氧化物La3Ni2O7-δ单晶中氧原子空位的分布、微区含量及其对电子结构的影响。成果发表在2024年《自然》上。 [275]
● 首次报道了NET中的第二个底物结合位点和神经递质钠同向转运蛋白(NSS)家族的钾离子结合位点,揭示了四种不同类别的常用上市抗抑郁药物的选择性抑制机制,为进一步开发靶向单胺类神经递质转运蛋白(MATs)的药物奠定了基础。成果发表在2024年《自然》上。 [275]
● 首创了全前向智能光计算训练架构,研制了通用光训练芯片“太极-II”,摆脱了对GPU离线训练的依赖,在大规模学习、复杂场景智能成像、拓扑光子学等领域任务中展现出了卓越性能,将支撑智能系统的高效精准光训练。成果发表在2024年《自然》上。 [275]
● 揭示了植物蛋白FREE1相分离形成凝聚体,通过润湿作用诱导内体膜的内陷和不稳定性,足以在不依赖ESCRT机器和ATP的情况下介导腔内小泡(ILV)的形成。成果发表在2024年《自然》上。 [275]
● 综合了分子水平的实验,在一个完全耦合的全球气候模式中建立了11种NPF机制和前体气体复杂的化学转化的综合表征。综合模拟和观测结果表明,主要的NPF机制在全球范围内是不同的,并且随区域和高度而变化。成果发表在2024年《自然》上。 [275]
● 通过控制合成得到一对同构的团簇:Au22(tBuPhC≡C)18(Au22)和Au16Cu6(tBuPhC≡C)18(Au16Cu6)。两个团簇的金属排布和配体完全相同,只是Au22的六个特殊位置的金被铜取代,从而导致发光强度增大10倍,Au16Cu6的室温溶液态量子产率接近100%;且发射峰极大值位置从原先的可见光区(690 nm)红移到近红外区(720 nm)。研究发现,铜的引入不仅增加结构刚性,非辐射跃迁速率降低60倍,特别重要的是系间窜跃速率提高300倍,因此磷光量子产率极大提高。成果发表在2024年《科学》上。 [275]
● 系统性地发现了多个具有DNA靶向水解切割活性的RNA核酶分子(HYERs),并在体外系统、大肠杆菌和哺乳动物细胞中证明了其DNA切割能力。此外,研究还揭示了高活性的HYER1分子以同源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并阐明了DNA水解切割过程的分子机制。成果发表在2024年《科学》上。 [275]
● 报告一种通过诱导手性气相离子的定向旋转来打破手性对称并区分对映体的技术。研究人员使用双交流电共振激发控制离子的旋转方向,使对映体离子与中性气体碰撞时产生碰撞截面积的差异,在离子轨迹上分离两种对映体离子,最终实现对手性对映体离子的直接质谱分析。成果发表在2024年《科学》上。 [275]
● 解析了菜豆PGIP2与镰刀菌FpPG 的复合物结构,综合生化实验、酶学实验、植物体内功能实验揭示了植物将病原体致病活性转化为防御触发因素的机制,并为工程化改造具有更广泛抗病功能的PGIP提供了理论证明。成果发表在2024年《科学》上。 [275]
● 解决了传统水凝胶在高弹性和自愈能力方面的局限性问题,通过创新的珍珠项链结构设计,实现了超过10000%的面应变后的快速恢复能力,以及对轻微机械损伤(如针刺和割伤)的快速自愈。这一进步不仅为水凝胶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高性能材料在先进制造、生物医疗和智能装置等领域的应用打开了新的大门。成果发表在2024年《科学》上。 [275]
● 探索了分布式衍射干涉混合光计算架构,有效地将光神经网络(ONN)的规模提高到百万神经元级别。通过实验实现了一个芯片上1396万个神经元的ONN,用于复杂的、千类级的分类和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任务。这项工作是向现实世界的光计算迈出的有希望的一步,支持人工智能中的各种应用。成果发表在2024年《科学》上。 [275]
● 提出了一种具有多态弛豫相的BaTiO3基无铅MLCC的高熵设计。该策略通过降低畴翻转势垒,有效地最小化了滞回损耗,并通过晶格畸变和晶粒细化的高原子无序提高了击穿强度。得益于协同效应,我们在MLCC中实现了20.8焦耳/立方厘米的高储能密度和97.5%的超高效率。这种方法应该普遍适用于能量存储和其他相关功能的高性能电介质。成果发表在2024年《科学》上。 [275]
● 通过环境生态学视角,思考并回答蚊媒病毒传染病的传播流行规律,发现了能决定重要蚊媒病毒传播的关键环境微生物。随后,该研究通过共生菌环境干预,在自然界中实现阻断蚊虫携带并传播病毒。该工作将为蚊媒传染病防控奠定全新的理论体系和应用思路。成果发表在2024年《科学》上。 [275]
● 报道了一种具有三维架构的电子皮肤,其内部力与应变传感器的分布模拟了人类皮肤中梅克尔细胞和鲁菲尼小体的三维空间分布。研制出只需通过触摸便可同时测量物体模量及局部主曲率的先进触觉系统,展示了其在判别食物新鲜程度等真实场景中的应用,并深入探讨了其在物理量定量测量(如摩擦系数等)、人机交互等重要领域的应用潜力。成果发表在2024年《科学》上。 [275]
● 解析了γ-分泌酶(γ-secretase)识别和结合四种中间态底物APP-C99(淀粉样前体蛋白-C端99氨基酸片段)、Aβ49、Aβ46和Aβ43的冷冻电镜(cryo-EM)三维结构,揭示了γ-分泌酶多步切割产生β-淀粉样蛋白(Aβ)的分子机理,并提出“活塞模型(piston model)”阐释γ-分泌酶动态切割底物的过程。成果发表在2024年《科学》上。 [275]
● 提出了创新性的"隔离极性雪泥态"(Isolated Polar-Slush, IPS)设计策略,突破了弛豫铁电材料储能密度瓶颈。通过精准调控极性相比例并构筑高绝缘网络,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Bi(Mg0.5Ti0.5)O3-SrTiO3基弛豫铁电薄膜中成功构建了IPS结构,实现了极化强度与击穿强度的协同增强,获得了创纪录的202 J/cm3储能密度。该工作为开发新一代高密度储能介质材料提供了全新设计范式。成果发表在2024年《科学》上。 [275]
● 发现了吩噻嗪和胺之间的点击-剪切反应,实现了高效、温和、精确、可逆的点击反应成键与剪切反应断键,阐明了持久性吩噻嗪自由基在构建点击-剪切反应中的关键作用。研究突破了点击反应难以可逆的重要挑战,为功能分子体系的构筑、编辑和调控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成果发表在2024年《科学》上。 [275]
2022年10月,清华大学戴琼海院士带领的自动化系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提出突破光学像差世界难题新路径。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上。 [35]
4、标准
2022年8月,清华大学等33家单位编制的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效果综合评价指南发布 [30]
参考资料: [71]

学术资源

  • 一、学术期刊
其中:《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EI、CA、美国《数学评论》文摘杂志INSPEC德国《数学文摘》等国际性文献检索机构收录,在中国历次全国性科技期刊评比中均获一等奖,1999年建国50年评优活动中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1年《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双高”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2002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在2015年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IF达到1.063,被Engineering index(Ei,USA)、INSPEC科学文摘、Cambridge Abstract等国际性文献检索机构收录。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为“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成员单位。
清华大学学报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
2、《世界建筑
《世界建筑》为国家一级杂志和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
3、《装饰
《装饰》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国家核心期刊、全国中文艺术类10种核心期刊之一、全国百家重点图书室推荐期刊,连续三届(首届、第二届、第三届)获“国家期刊奖”。
4、《清华法学
《清华法学》为CSSCI来源期刊(正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重要转载来源期刊、CLSCI十六种法学核心期刊之一。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期刊。
  • 二、馆藏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3年12月,清华大学图书馆(含专业图书馆及院系资料室)的实体馆藏总量约578.61万册(件),形成了基本覆盖全学科、包含丰富文献类型和载体形式的综合性馆藏体系。除中外文印刷型图书外,读者可使用的文献资源还包括:古籍线装书22.24万册;期刊合订本约63.44万册;年订购印刷型中外文报刊1965种;本校博、硕士论文17.12万篇;缩微资料2.82万种;各类数据库938个;电子期刊17.44万种;电子图书845.12万册,电子版学位论文1315.39万篇。 [50]
档案馆
清华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始于1905年,包括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各主要历史时期的文书档案;清华建校以来的学生学籍注册卡、成绩卡;科研、工程项目档案;历年获奖教材;学校各建筑物基建档案、图纸;纸质、电子版研究生论文档案;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个人档案,以及著名校友实物档案,大量声像档案等等。截至2014年3月,案卷总数达14万余卷,以件为保管单位档案总数约38万件,总排架长度3344米。
参考资料: [11] [72]
艺术博物馆
艺术博物馆位于清华大学校园东区,整座博物馆占地1.5公顷,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展厅总面积达9000平方米,藏品有1.3万余(组)件,绝大多数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自1956年以来的收藏、校友和社会贤达捐赠。品类包括书画、染织、陶瓷、家具、青铜器及综合艺术器6大类。开馆首展共呈现了7个板块的11个展览,既有原藏于美术学院的大量珍藏艺术品,还有远渡重洋而来的达·芬奇大西洋古抄本》手稿等世界级艺术珍品,既有极具独特学术价值的“清华简”文献,也有清华大学历史上著名学者教授的手札文稿。 [51]

校园文化

播报
编辑

学校标志

  • 一、校徽&校名
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清华大学校名
清华大学校徽为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外环为中文校名(繁体)、英文校名(TSINGHUA UNIVERSITY)和建校时间,中环为校训字样,中心为五角星;校徽原型起源于清华学校兵操训练营的军旗。
清华大学校徽
徽章为题有学校横式中文标准字校名的长方形证章。1950年6月,毛泽东主席应清华师生的要求,亲笔题写了校名“清华大学”。由毛主席题写的校名字样,已成为清华的一种特殊标志,极有代表性。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原件,保存在清华大学档案馆
  • 二、校旗
清华大学校旗为学校标准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学校标志与横式中英文标准字校名左右标准组合。
  • 三、校色&校花
校色为紫、白两色。
校花为紫荆花(Cercis chinensis)及丁香花(紫丁香Syringa oblata、白丁香Syringa oblate Var.alba)。
  • 四、注册商标
注册商标
清华大学注册商标主要包括:毛体“清华”、毛体“清华大学”、“TSINGHUA”、“Tsinghua University”、“清华大学校徽”、“清华钟型图案”、“清华大学二校门图案”、“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标志”图案。
参考资料: [71] [75]

精神文化

  • 一、校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从1914年冬梁启超在清华学校同方部作的题为“君子”的演讲中而来。
1914年11月,梁启超到清华演讲,以《周易》的两个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激励学子,指出: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应见利而进,知难而退,而应重自胜摈私欲尚果毅,不屈不挠,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同时,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责己严,责人轻,以博大之襟怀,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以宽厚的道德,担负起历史重任。
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概括成清华大学的校训。
  • 二、校歌
清华大学创建之初,曾由外籍教师创作了一首英文歌词的校歌,但词和曲都不令人满意。贺麟先生1925年在《清华周刊》上撰文指出:“我根本认为清华的英文校歌不能代表清华的精神,更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我仔细一想,原来此歌是一位美国女士做的,才恍然觉悟此歌原来是代表很幼稚的美国化。……而此种美国化,又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23年前后,学校公开征集校歌,汪鸾翔先生应征的歌词,经校内外名人评审入选。汪先生当时是清华大学教授国文和哲学的教师,为使校歌词旨隽永,他用文言文写成。三段歌词,气势宏伟,涵义深刻。贺麟先生认为,这首校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可以表示中国文化之精神。而同时又能符合校训,达出清华教育的宗旨。且校歌措词亦颇得体,……而大家均觉欣赏此歌。”他正式提议取消当时的英文校歌,用汪先生的中文校歌取而代之。
《清华大学校歌》
(一)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
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清华大学校歌》
(二)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
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
海能卑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三)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水木清华众秀锺,水木清华众秀锺,
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穹。
无穹,无穹,赫赫吾校名无穹。
无穹,无穹,赫赫吾校名无穹。
  • 三、学风、校风、校庆
1、学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2、校风——行胜于言
位于清华大学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日晷,原为圆明园遗物,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下部底座镌刻着1920级的铭言“行胜于言”的中文及其拉丁文译文,“行胜于言”从此成为了清华的校风。
3、校庆
清华大学始于2025-08-04由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但是,这一准确日期还是存在争议的,另外为尽量不影响教学秩序,于是学校定为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为清华校庆日。
参考资料: [76-77]

行政管理

播报
编辑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邱勇 [29]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常务副书记(正局级)
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正局级)
曾嵘 [29]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清华大学监察专员
赵罡 [113]
党委副书记
党委常委、副校长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7月参考资料: [29]

历任领导

历任领导
学校名称
姓名
职务
任期
清华大学
校长
2022.2 - 2023.12
校长
2015.3 - 2022.2
党委书记
2013.12 - 2022.2
校长
2012.1-2015.3
党委书记
2008.12 - 2013.12
校长
2003.4 - 2012.1
党委书记
2002.2 - 2008.12
党委书记
1995.9 - 2002.2
校长
1994.1 - 2003.4
校长
1988.10 - 1994.1
党委书记
1988.9 - 1995.9
党委书记
1984.2 - 1988.9
校长
1983.5 - 1988.10
党委书记
1982.7 - 1984.2
党委书记
1977.4 - 1982.7
校长
1978.6 - 1983.5
校长
1952.11 - 1966.6
党委书记
1956.5 - 1966.6
党委书记
1953.9 - 1956.5
院系调整筹委会主任
1952.6 - 1952.9
党委书记
1950.3 - 1953.9
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9.5 - 1952.6
党总支书记
1949.3 - 1950.3
校务会议临时主席
1948.12 - 1949.5
校长
1946.10 - 1948.12
常务会主席、清华校长
1938.5 - 1946.5
未设校长,设立"常务委员会",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任常务委员
国立清华大学
校长
1931.12 - 1937.8
校长
1931.4 - 1931.6
校长
1928.8 - 1930.5
清华学校
校长
1928.4 - 1928.6
校长
1922.4 - 1927.12
校长
1920.9 - 1921.10
监督
1920.2 - 1920.9
校长
1918.7 - 1920.1
校长
1913.10 - 1918.1
校长
1912.10 - 1913.8
监督
1912.4 - 1912.10
监督
1911.2 - 1912.4
截至2025年6月 参考资料: [12] [15]

校园环境

播报
编辑

校园地图

清华大学校园地图
校园地图

校园景观

校园景观
二校门
法律图书馆
人文社科图书馆
艺术博物馆
新清华学堂
李兆基科技大楼
古月堂
北体育馆 [125]
紫荆公寓区
清华路
甲所、丙所及园林
闻亭钟声
藤影荷声之馆
参考资料: [79] [126]

所获荣誉

播报
编辑
时间
荣誉
2024年11月
北京服装学院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东华大学以及吉祥三宝高科纺织有限公司等参与完成的“冬季运动训练比赛高性能服装研发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2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86]
2024年1月
2025-08-04
“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正式公布,清华大学位列第22位 [44]
2025-08-04
教育部印发《关于批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公布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名单。清华大学作为唯一独立单位申报的教学成果《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创新人才》获评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这是继2005年之后,清华大学时隔18年再次荣获该奖励。在本次评选中,清华大学共荣获26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包括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此外,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赛道”分获2项二等奖 [138]
2023年6月
2024QS世界大学排名公布,清华大学位列第25位 [133]
2023年5月
被设立为“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2023—2025年)” [43]
2023年2月
获得“2021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15]
2022年11月
位列2023QS亚洲地区大学排名第3名 [36]
2022年10月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了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结果,清华大学排名世界第16名 [45]
2025-08-04
2025-08-04
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发布2022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清华大学位列第26名 [33]
2025-08-04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青春元宇宙助力高校大思政”研讨会,清华大学入选中国大学官微百强,排名第二 [31]
2022年8月
获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32]
2022年5月
入选英国政府“高潜力人才签证计划 [28]
2022年
入选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排名第1位 [27]
2022年4月
清华大学团委荣获“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107]
2025-08-04
入选“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名单 [166]
2025-08-04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联合主办的“中国冰雪之夜”活动中,为国家队提供长期支持的清华大学获得了“同心”荣誉 [106]
2025-08-04
清华大学冬奥志愿服务团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荣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104-105]
2025-08-04
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4]
2021年9月
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 [19] [95]
2021年6月
入选“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16]
2020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 [13]
2025年6月
入选2026QS世界大学排名 第17名 [236]

知名校友

播报
编辑
知名校友
姓名
简介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255-256]
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家、教育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255] [257]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255] [258]
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255] [259]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255] [260]
中国光学、仪器仪表和计量科教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255] [261]
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少将 [255] [262] [297]
中国科学院院士、革命烈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255] [263]
中国科学院院士、导弹和火箭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255] [264]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自动控制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255] [265]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255] [266]
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 [255] [267]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少将 [255] [268] [297]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理论物理学家,粒子物理学家 [255] [269]
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国务院原总理 [272]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273-274]
搜狐创始人 [277]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床地质学家,安徽省原地矿局副局长、总工程师、技术顾问 [60]
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278-279]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助理、研发中心主任 [280-281]
桥港大学教授、纽约圣约翰大学原教务长 [282-283]
中国国民党军高级将领 [284]
石油地质专家,碳酸盐岩沉积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285]
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 [286-287]
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巨匠、学者作家 [286] [288]
冯梅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与气象学奠基者、中国科学院院士 [290]
中国著名翻译家“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获得者 [291]
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教育家、信息系统工程专家,中国军用计算机发展的重要奠基人、少将 [293-294] [297]
少将,原国防科工委核试验基地(21基地)司令员 [295-296]
中将、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 [297-298]
中将、解放军通讯工程学院原副院长 [297]
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电子信息部原部长 [297]
中将、海军原副司令员 [297]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将 [297]
刘国治
中将、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国防科工委马兰核试验基地(21基地)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原主任 [297]
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副秘书长,沈阳军区原副政委 [297]
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宣传部长 [297]
开国少将、公安部部长 [297]
文职少将(文职一级)、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一级研究员 [297]
少将,军事医学科学院原副院长 [297]
少将、北京卫戍区正军职离休干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部顾问 [297] [299]
少将、中国科学院院士,银河机亿次巨型计算机总设计师,中国计算机之父 [297]
罗云
少将、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骨科研究所所长 [297]
少将,中国工程院院士,激光陀螺专家,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教授 [297]
少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神威超级计算机总设计师,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97]
少将,原装甲工程兵学院院长 [297]
少将,反导用单脉冲雷达、远程相控阵雷达研制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297]
少将,国防科工委核试验基地(21基地)司令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297]
少将,军事化学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297]
海军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297]
少将,解放军一等功臣,国防科工委白城兵器试验基地总工程师 [297]
少将,中国工程院院士、防化科研专家、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专家 [297]
少将,中国科学院院士 [297]
少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空气动力研究试验中心(29基地)副司令员 [297]
少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试验中心(29基地)副司令员 [297]
少将,中国工程院院士,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 [297]
少将,原公安部消防局局长 [300]
少将,国防科工委核试验基地司令员
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装备部电子部部长
文职少将,中国工程院院士,防护工程专家
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少将 [297] [301]
少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工委原副主任 [297]
少将,第二炮兵工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297]
文职少将, “某型战机超视距目标指示系统”总设计师 [297]
少将,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参谋长、副司令员 [297]
少将,国防科工委核试验基地(21基地)研究所研究员 [297]
少将,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技术部研究员 [297]
少将,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297]
少将,济南军区司令部(72959部队)高级工程师 [297]
少将,国防科工委核试验基地(21基地)司令员 [297]
少将,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 [297]
少将,太原卫星发射基地(总装25基地)总工程师 [297]
少将,国防科工委核试验基地(21基地)研究所研究员 [297]
郭勇
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297]
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装备部部长 [297]
少将,文职一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研究所原总工程师 [297]
陆军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教授 [297]
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63研究所研究员 [297]
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署副审计长 [297]
专业技术少将(文职二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图书馆馆长 [297]
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297]
武警少将,武警部队水电指挥部主任 [297]
王洪
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程师 [297]
文职少将,中国工程院院士 [297]
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部部长 [297]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防化学院原副院长、少将 [297]
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运筹分析研究所总工程师、研究员 [297]
安钢
少将,上海彭浦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 [297]
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力学系教授 [297]
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部副部长 [297]
海军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训练部部长 [297]
少将、联合国维和部队驻伊拉克原武官 [297]
少将,国防科技大学校务部副主任 [297]
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机要局局长 [297]
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建筑设计院院长 [297]
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联勤部副部长 [297]
少将,中国核试验基地副司令员、副总工程师 [297]
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副局长,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297]
少将,国防科技大学政治部主任 [297]
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程兵科研二所总工程师 [297]
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9基地)副司令员 [297]
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副部长 [297]
少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9基地)总工程师、副司令员 [297]
少将,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工委马兰核试验基地(21基地)副总工程师 [297]
武警少将、公安部消防局总工程师 [297]
专业技术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兵工学会应用力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97]
少将,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天河一号”千万亿次巨型机常务副总设计师 [297]
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三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程师 [297]
少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297]
少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97] [302]
少将,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原副部长 [297] [303]
海军少将、中国工程院院士 [297] [304]
少将、中国女子速滑运动员 [297]
火箭军装备研究院原总工程师兼研究员、少将 [297] [30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 [297]
少将,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特级航天员 [306]
少将,中国武警总医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院长 [297]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 [297] [307]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 [297] [30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某部总军事代表,少将 [297]
文职少将,中国科学院院士 [297]
中国船舶结构力学学科创建人之一,海军少将 [297]
少将 [297]
国际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 [309]
清华大学理学院首任院长 [311]
建筑学家 [312]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建筑学家、文学家 [313]
俞洁纯
原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厅主任 [314]
建筑学家、建筑师、建筑教育家 [316]
数学家 [317]
中国环境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318]
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 [319]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 [320-321]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中国民间商会会长 [322-323]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 [324]
河南省委书记 [327]
广东省省长、广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 [328]
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329]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 [330-331]
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务院机关党组副书记 [332-333]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专职委员(正部长级) [334-335]
河北省委委员、常委、书记 [336-337]
海南省委书记、海南省委金融委员会主任 [338-339]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 [340]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 [341]
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341]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 [341]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 [341]
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 [341] [343]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341-342]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341]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341]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341]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341]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341]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341]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341]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341]
排名不分先后
主词条参考清华大学校友总会 [2] [78]

校园设施

百科校园大使协作认证

(更新于2024.05.29)

宿舍条件

空调
独立卫生间
独立浴室
上床下桌
暖气
四人间
WIFI
热水供应
洗衣房/洗衣机
冰箱
门禁

校园环境

离地铁近(3公里内)
19个食堂
清真档口
篮球场
足球场
羽毛球场
惊涛骇浪是什么意思 吃什么死的比较舒服 爸爸过生日送什么礼物 环比是什么 肝属什么
直接胆红素偏高是什么原因 黄体期是什么时候 7月中旬是什么时候 奢侈品是什么意思 黄精什么人不能吃
中项是什么意思 李维斯属于什么档次 袋鼠属于什么类动物 验孕棒一条杠什么意思 獭尾肝是什么病
小便分叉是什么症状 师奶是什么意思 花干是什么做的 什么叫上升星座 左眼皮一直跳是什么预兆
右下腹疼痛什么原因hcv9jop6ns3r.cn igc是什么意思hcv8jop0ns3r.cn 腰酸挂什么科96micro.com 嘛呢是什么意思hcv7jop4ns8r.cn 什么食物维生素A含量高hcv9jop0ns9r.cn
kako是什么牌子hcv9jop2ns6r.cn 肋骨骨折吃什么食物好得快hcv9jop2ns0r.cn 炖牛肉放什么调料最好hkuteam.com 心脏为什么会跳动hcv8jop9ns1r.cn hpv感染是什么病hcv8jop1ns2r.cn
孕妇吃什么钙片hcv8jop8ns7r.cn 菠萝和什么不能一起吃sscsqa.com 什么是花胶hcv8jop2ns3r.cn 巩固是什么意思hcv9jop0ns0r.cn 黄金芽属于什么茶hcv7jop6ns6r.cn
腋臭去医院挂什么科hcv9jop2ns0r.cn 孔子真名叫什么hcv8jop7ns4r.cn 小腿肌肉痛什么原因hcv8jop4ns3r.cn 胃溃疡有什么症状hcv8jop7ns1r.cn 又字五行属什么hcv7jop6ns9r.cn
百度